时间:2022-02-28 10:21:10 来源:区直机关工委
2022年,瓯海区委编办将围绕“优编精政、服务发展”这一核心理念,紧抓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”两条主线,高标准高站位推进机构编制一体化调整、法治化建设、数字化改革等工作,以“六化”实现机构编制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,为瓯海创新“科教新区、山水瓯海”提供坚强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。
“一体化”统筹调整机构设置。立足区域发展调整优化机构体制,积极衔接瓯海一体化管理,通过调剂行政编制、向上争取事业编制等办法,及时完成区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机构规格升级,着力推进瓯海数字化改革协调和高质量发展。优化瓯海经济开发区、区信访局、区司法局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机构设置,调整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机构编制,落实区委社会建设委与区发改局合署办公,以及区乡村振兴局、综合执法指导办公室等机构挂牌,持续深化机构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。
“集成化”推进监管职责体系建设。着力构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监管事项清单体系,全面厘清全区监管事项清单,扎实推进监管事项集中认领工作,相关部门共认领监管事项8486项,认领率达100%,确保监管事项“不漏领、不空挡、应认尽认”。编制公布乡镇(街道)“属地管理”事项责任清单157项,明晰牵头部门对乡镇(街道)“属地管理”事项承担“兜底”责任,集成汇入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和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应用,实现权责、监管、属地管理“三张清单”线上数字化高效应用。
“法治化”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。制定实施《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》,配套出台《瓯海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》、《瓯海区编外用工规范管理办法》等具体办法,构建形成机构编制监督检查“1 x”制度体系,落实落细机构编制“事前审查、事中审批、事后评估”的闭环式监管机制,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问题多部门“预防—监测—跟踪”的全链条监管机制,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长效化。实施机构编制核查“三步渐进法”,循序渐进开展单位自查、数据比对、问题整改工作,进一步核清机构编制“数据家底”,做到“账实相符、账账相符”,统筹推进机构编制统计年报、实名制数据质量压力测试等工作,强化机构编制问题整改,推动核查工作落实见效。
“多元化”创新机构编制挖潜增效。率全市之先制定实施《区级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实施方案》,重点从“评什么”“怎么评”“结果怎么用”细化规定强执行,采取“试点先行、全域铺开”的方式,2022年将完成区级党委部门评估试点工作,坚持评估结果与机构编制动态监管、干部队伍结构优化、机构编制问题整改“三结合”,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一轮区级部门“应评尽评”,持续优化机构编制管理与资源配置。建立“瓯海区机构编制银行”,强力保障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编制需求。实施公办幼儿园教师合同制管理,探索实施公办幼儿园多元化办园模式,有效破除教师刚性需求和编制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。
“数字化”推进机构编制高效智治。聚焦数字化改革、党政机关整体智治,细化颗粒化业务事项,抓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,实施机构编制管理数字化场景应用。试行教育领域事业单位公益指标体系建设,在教育领域先行试点,完成2021年度教育领域事业单位公益指数数据采集、统计分析、发展报告编制等工作,依托市事业单位公益指数数据采集与运用系统,建立事业单位公益指数数据库,以“数字赋能”评价事业单位公益属性。
“精细化”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。坚持“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、互为促进”工作理念,压紧压实单位机关党建、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、意识形态三项工作主体责任,做到“规定动作”落到位、“自选动作”显特色,以党建实际成效引领编办工作提质增效。譬如,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大力推进“模范机关 清廉机关”创建,精心打造“每周党课讲堂”“党日红在行动”等载体,组织开展“编办业务大家谈”“党员讲党史谈体会”“追寻红色足迹--泰顺白柯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”等活动,并聚焦“我为群众办实事、我为企业解难题、我为基层减负担”专题实践活动,助力“最美道路”创建、垃圾分类、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,教育引导全办党员干部“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”。
2022-02-28 10:21:10
来源:区直机关工委
2022年,瓯海区委编办将围绕“优编精政、服务发展”这一核心理念,紧抓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”两条主线,高标准高站位推进机构编制一体化调整、法治化建设、数字化改革等工作,以“六化”实现机构编制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,为瓯海创新“科教新区、山水瓯海”提供坚强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。
“一体化”统筹调整机构设置。立足区域发展调整优化机构体制,积极衔接瓯海一体化管理,通过调剂行政编制、向上争取事业编制等办法,及时完成区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机构规格升级,着力推进瓯海数字化改革协调和高质量发展。优化瓯海经济开发区、区信访局、区司法局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机构设置,调整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机构编制,落实区委社会建设委与区发改局合署办公,以及区乡村振兴局、综合执法指导办公室等机构挂牌,持续深化机构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。
“集成化”推进监管职责体系建设。着力构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监管事项清单体系,全面厘清全区监管事项清单,扎实推进监管事项集中认领工作,相关部门共认领监管事项8486项,认领率达100%,确保监管事项“不漏领、不空挡、应认尽认”。编制公布乡镇(街道)“属地管理”事项责任清单157项,明晰牵头部门对乡镇(街道)“属地管理”事项承担“兜底”责任,集成汇入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和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应用,实现权责、监管、属地管理“三张清单”线上数字化高效应用。
“法治化”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。制定实施《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》,配套出台《瓯海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》、《瓯海区编外用工规范管理办法》等具体办法,构建形成机构编制监督检查“1 x”制度体系,落实落细机构编制“事前审查、事中审批、事后评估”的闭环式监管机制,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问题多部门“预防—监测—跟踪”的全链条监管机制,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长效化。实施机构编制核查“三步渐进法”,循序渐进开展单位自查、数据比对、问题整改工作,进一步核清机构编制“数据家底”,做到“账实相符、账账相符”,统筹推进机构编制统计年报、实名制数据质量压力测试等工作,强化机构编制问题整改,推动核查工作落实见效。
“多元化”创新机构编制挖潜增效。率全市之先制定实施《区级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实施方案》,重点从“评什么”“怎么评”“结果怎么用”细化规定强执行,采取“试点先行、全域铺开”的方式,2022年将完成区级党委部门评估试点工作,坚持评估结果与机构编制动态监管、干部队伍结构优化、机构编制问题整改“三结合”,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一轮区级部门“应评尽评”,持续优化机构编制管理与资源配置。建立“瓯海区机构编制银行”,强力保障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编制需求。实施公办幼儿园教师合同制管理,探索实施公办幼儿园多元化办园模式,有效破除教师刚性需求和编制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。
“数字化”推进机构编制高效智治。聚焦数字化改革、党政机关整体智治,细化颗粒化业务事项,抓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,实施机构编制管理数字化场景应用。试行教育领域事业单位公益指标体系建设,在教育领域先行试点,完成2021年度教育领域事业单位公益指数数据采集、统计分析、发展报告编制等工作,依托市事业单位公益指数数据采集与运用系统,建立事业单位公益指数数据库,以“数字赋能”评价事业单位公益属性。
“精细化”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。坚持“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、互为促进”工作理念,压紧压实单位机关党建、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、意识形态三项工作主体责任,做到“规定动作”落到位、“自选动作”显特色,以党建实际成效引领编办工作提质增效。譬如,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大力推进“模范机关 清廉机关”创建,精心打造“每周党课讲堂”“党日红在行动”等载体,组织开展“编办业务大家谈”“党员讲党史谈体会”“追寻红色足迹--泰顺白柯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”等活动,并聚焦“我为群众办实事、我为企业解难题、我为基层减负担”专题实践活动,助力“最美道路”创建、垃圾分类、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,教育引导全办党员干部“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”。